近年来,我区按照建管同步、城乡融合、整体推进的要求,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鼓励扶持为重点,以能力提升为基础,积极构建“门类齐全、层次有别、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共登记社会组织158家(其中社会团体5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05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931家,在服务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建立培育发展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全过程。坚持以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为引领,印发了《**区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社会组织管理全过程、各方面,把牢政治方向,厚植工作基础。一是注重组织建设。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采取单位单独建、就近联合建、行业挂靠建、区域整合建等方式,实现全区158家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在社会组织登记时同步采集党员信息、年检时同步检查党建工作、评估时同步将党建工作纳入重要指标,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有效破解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难题。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引导和鼓励社区党员担任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力争党员发展指标向社会组织倾斜,把符合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骨干培养发展为党员,畅通双向培养机制。截至目前,全区社会组织共有党员339名,已转组织关系63名,2021年,全区共培养社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20名,发展党员6名。三是注重品牌打造。大力推进展现社会组织专业优势特色的服务项目品牌化建设,创新“党建+培育孵化”模式,打造“红领工程”党建品牌,建立社会组织工作和党组织“双强六好”创评活动考评机制,不断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
二、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打造监督管理全链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打好社会组织监督管理“组合拳”。一是强化综合监管。制定《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的实施意见》《社会组织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建立由民政、财政、税务、审计等26个部门组成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有效发挥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督促检查作用。二是强化分类管理。依托社会组织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摸清掌握社会组织基础数据。对规模较大但未达到登记条件的,由乡镇(街道)实施管理;对规模较小、组织较为松散的,由村(社区)居委会进行指导和管理。对负责人缺失、久不运转已不具备活动条件的,落实动态管理和精准退出机制。三是强化非法打击。积极开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结合年检、“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在全市率先取缔、劝散2家非法社会组织,清理整治15家“僵尸型”社会组织,公开12家异常社会组织信息,有效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三、建立三社互动机制,覆盖基层治理全领域。积极发挥社会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建立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工作互动机制,依托镇(街)社工站平台,成立镇(街)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社区群众、助力乡村振兴中更好发挥作用,推动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一是助力市域社会治理。根据社会组织职能划分为专业技术、公益慈善、文体活动、纠纷调处、应急救援五个类别,建立服务资源、群众需求、认领项目、验收完成等清单列表,以开展“邻里守望”关爱行动为抓手,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截至目前累计摸排建立群众需求清单80余件,累计投入资金150余万元,验收完成清单任务60余件。二是助力基层群众自治。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协助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带动居民有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依法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协助做好社区矫正、重点人员帮扶,参与应急救援、疫情防控等工作。今年以来,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志愿服务、疫情防控等活动230余场。三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发布《关于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倡议书》,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灵活、专业、精准优势,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利用行业资源优势,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对口帮扶,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目前社会组织共投入资金230万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30余个,惠及群众3万余人,解决群众需求287件,服务困难群众1.6万余人次。
如有类似需求,请找作者:网络整理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作分享学习展示,请勿做他用。
部分作品搜集于网络,无署名作品请点击作品认领进行认领和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