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新生活”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益探索
发表时间:2022-09-2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的、历史的产物,将是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内涵的历史过程。
新时代,如何弘扬好、发展好、实现好儒家文化所提出并积极倡导的小康社会、大同世界,需进一步加强儒家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课题研究,努力打造新模式、新样板、新形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儒家智慧。山东省曲阜市孔子文化发展促进会及国学推广创新联盟成立“儒风新生活”推广委员会,以“新时代、新儒学、新作为”为己任,提出“儒风新生活”,旨在践行“两个结合”,发挥文化引领、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增强文化自觉,彰显文化自信,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做出有益探索和尝试。
一、应运而生、顺势而为
2013年11月26日,在曲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庆祝中国我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我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正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断发展,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的不断升华,将中华文明与共产主义理想深深地结合起来,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提供了牢不可破的精神基础和信仰根基。中华文明核心的儒家传统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内在契合性就在于二者都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发展当成最终目标,都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内在契合性加上中华文明的强大包容性,最终决定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新思想,同时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变化带来新需要,新需要提出新命题,新命题呼唤新模式。为此,曲阜市孔子文化发展促进会及国学推广创新联盟在曲阜发起并建设“儒风新生活”社会文明新形态,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推动儒学思想精华生活化、民俗化,探索打造与中国道路相匹配、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可对接的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以文化人、成风化俗,重新让人们树立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重新让人们找回对传统文化的赤子初心,重新让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里向往追求一个高尚纯洁的精神家园。
二、彰显使命、大有作为
儒风新生活这一美好蓝图的目标依据于中国我党人坚持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严谨态度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他强调,中国我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我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国我党人坚持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的这些讲话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化贯通起来,把当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文化根基奠定在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基础之上。目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思想格局与文化结构的重大调整,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迅即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威望,也赋予了“儒风新生活”新的内涵及意义。
儒风新生活的成立得益于世界文化评价体系对东方文化价值的追求及判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周公“制礼作乐”,是对中华文明社会制度的第一次重大规范性改造。孔子“归礼于仁”,则承继周初的“敬”“德”思想,将礼乐制度内化为中华文明的儒家传统。因此,要理解中华文明,首先要理解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并非一元独大的专制文化,而是多元融合的包容文化。儒家关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世界和平的纽带。只有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才能促进不同文明共生共长,为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国度、不同信仰的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儒风新生活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清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价值判断及理想追求,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全社会的欣欣向荣,并向世界各类文明输送了充满活力、向上向善的中华文化基因。
“儒风新生活”的发展目标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其历史依据,它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观,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核。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全球交融合作的进步史。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紧密方式联系在一起,越来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合作开放、互利共赢。“儒风新生活”的发展目标包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总目标。“儒风新生活”推广委员会正全力建设中西语言与文化交流服务机构,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并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把儒风新生活这一文化品牌建成国际人文合作交流的新名片,为“中国方案”贡献新的力量。
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层出不穷,考验着为政者的应对智慧。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人类生存智慧和哲学理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智慧光芒。“儒风新生活”在全社会倡导“自律助人、服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和合大同”的美德健康新生活方式,建设“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普及推广、国际交流”四个落地工程,探索与中国道路相匹配、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可对接的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
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文化。儒家文化思想精华是中国数千年智慧的“蓄水池”与“聚宝盆”。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儒风新生活”强调普及推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忠孝家国”“德主刑辅”“天下为公”“刚健自强”“恭行实践”。正确处理好当下与未来、继承与创新、转化与发展的关系,推动形成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精神内核、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积极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体系。深入挖掘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符合美德健康“儒风新生活”方式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精髓。深入研究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用以润化美德健康“儒风新生活”方式。
如有类似需求,请找作者:网络整理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作分享学习展示,请勿做他用。
部分作品搜集于网络,无署名作品请点击作品认领进行认领和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