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应以“正念”破“杂念”
发布时间:2022-12-9
书记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每一名基层年轻干部都应该在这样大好的环境中学习进步,成为敢担责任、积极作为的干部,以“正念”破“杂念”,在愈战愈勇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和解难能力。
所谓“正念”,是指以正知修行念。年轻干部在初入基层时往往抱以“一腔热血为国酬”的热情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铆劲干事创业,但啃几次硬骨头、坐几次冷板凳、吃几次闭门羹后,“思想包袱”越来越重,“精神内耗”愈演愈烈,行动也变得“畏首畏尾”。于是,过度“精神内耗”往往导致年轻干部有了“杂念”,造成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等情况。想要破除基层“精神内耗”,务必修炼好正念、正知、正行,将身心扎实深入一线,在实践中提升、在磨砺中成长、在锻炼中进步。
炼好“正知”跳出“慢、等、拖”思想泥潭。“青年人的命运,从来都与时代紧密相连”。立足当下,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更是年轻干部成长的练兵场。面对基层事务的繁杂多变,面对难以一时融入的“熟人关系圈”,年轻干部的思想从“力争上游”陷入“躺平误区”,还没开始“发光发热”就已经在“颐养天年”,涉世未深就已显现出“老式做派”。身体“新鲜血液”不流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年轻干部“慢作为、不作为”则影响基层工作高效运转。思想松一寸,行动就会散一尺,年轻干部要始终秉持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快速适应一岗多职、多岗运转的工作常态,及时消化意志消沉、懒散拖延的惰性思想,在经受能力考验的同时顶住对心态的考量,立足岗位而又不拘于本职,不做思想的“井底蛙”,当好基层的“补砖人”,时刻怀揣迎难而上的冲劲,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铸就不凡。
炼好“正念”补足“短、缺、少”发展短板。所谓“外求是徒劳,内求才是王道”。年轻干部之所以有思想包袱,出现精神内耗,归根结底是自我的“不完美”。脑子里的“经验少”,肚子里的“墨水少”,手脚上的“行动少”,四处“碰壁”后的自负滋生出甘于现状、迷惘迟疑、不思进取的“退堂鼓”思想。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干部突破自我永恒的课题,与其深陷其中被精神上的“内耗折磨”,不如用行动去“治愈自己”。年轻干部要克服“惰性心理”,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摒弃“浮躁心态”,在真抓实干中下功夫;破除“躺平做派”,在深入群众工作上下功夫。要多在基层的土壤中汲取知识养分、增长经验方法、锻炼实践能力、积累成事本领。同时,要敢于丢掉沉重的“思想包袱”,敢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增加自我肯定与自我接纳的包容度,适当减少外部评价与自我批判的敏感度,以更“完善的自我”成就“更自信的自我”。
炼好“正行”解锁“闯、创、干”奋斗劲头。“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基层是淬炼干部能力的熔炉,更是检验干部耐力的杠杆,年轻干部有时陷入“近墨者黑”的畏难情绪,大多因为担心没接触过不会干、怕犯错误不敢干、能力不行干不好,面对工作安排总是“能少干点是一点”,处理群众问题总是“动作慢腾腾,回答软绵绵”,解决业务难点总是“能过则过,不求甚解”,最终结果则是“知识不长,体重见长;工作不累,精神疲惫”。所谓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破除基层“精神内耗”,就要将“足迹”踏在具体的路径上,在工作中,保持“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遇事有问题马上找答案”的工作节奏,抓住办公时间完成基础性工作,抓住下乡时间完成群众性工作,抓住空闲时间完善内化自我的工作。同时,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气概,不诱于誉,不恐于诽,不讳疾忌医,勇于承认错误,随时做好接手困难任务的准备,勇于直面问题,攻克“卡脖子”的痛点难点,以敢闯、敢创、敢干的精神练就过硬本领、积累工作经验、锤炼政治担当。
如有类似需求,请找作者:网络整理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作分享学习展示,请勿做他用。
部分作品搜集于网络,无署名作品请点击作品认领进行认领和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