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重读《摆脱贫困》有感巴特尔2020-07-10今年是我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回望新中国70年来的民族工作和扶贫工作历程,特别是重温《摆脱贫困》一书,很有意义,也很有感触。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我们党的基本立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就把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一项基本政策,通过发放救济粮、救济款和生产工具,开展民族贸易,诚心诚意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也是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等区域开始的。福建宁德赤溪村,就被称作“中国扶贫第一村”。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时,高度重视包括畲族群众在内的闽东人民脱贫致富,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后来集结成《摆脱贫困》一书出版,对当地脱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奇迹。2016年2月春节前夕,视频连线赤溪村,了解到全村贫困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92%下降到1%时高兴地指出,“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的实践印证了现在的扶贫方针,就是要精准扶贫。”从摆脱贫困到精准扶贫,从“十户人家九户贫”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这些都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生动写照,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温暖。2016年4月到国家民委工作后的当月,我就围绕落实关于赤溪村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到福建宁德等地实地调研,亲身感受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总的感到,《摆脱贫困》中的思想,不仅成为当地脱贫奔小康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而且对全国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重温《摆脱贫困》一书,学习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力量,更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一是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论述中,感悟和体会我们党在民族工作上的基本立场。宁德是全国畲族最为集中的地区。当时,畲族多居住在山高偏远的地方,生活比较贫困。在宁德工作时,立足这一实际,明确指出要“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强调“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有可能谈民族的真正平等”,强调“要制定一些扶持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这些论述,与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等重要思想是贯通如一的,体现了我们党在民族工作上的基本立场,体现了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关心关怀。二是从“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论述中,感悟和体会民族地区要摆脱贫困落后应有的精神状态。面对上世纪80年代宁德地区集“老、少、边、岛、贫”于一体的实际,在1988年明确提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强调“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等。这些重要思想观点,总书记在新时代均进行了强调,比如要“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把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有机结合起来”等。这些重要论述,都深刻指出脱贫攻坚要扶到点上、根上,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不断激发各族困难群众人穷志不穷、居贫不安贫的自觉和干劲,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三是从任何一个民族“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之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的论述中,感悟和体会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强大动力。针对畲族经济囿于区域性狭隘圈子的特点,在1989年深刻指出,“畲族经济要发展,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走开放的道路,跨出自己的小天地”,强调要“双向开放”和“双向开发”,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新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中对民族地区提出了明确定位,总书记还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加快边疆开发开放步伐,拓展支撑国家
如有类似需求,请找作者:网络整理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作分享学习展示,请勿做他用。
部分作品搜集于网络,无署名作品请点击作品认领进行认领和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