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自由辨析王作安 近年来,无论是出访还是接访,欧美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或者专家、学者,常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宪法使用“宗教信仰自由”的表述,而不是国际社会通常使用的“宗教自由”的表述?中国是不是只有信仰宗教的自由,而没有宗教活动的自由?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然有偏见或者误解的因素,但也与我们很少解释甚至没有解释有关。不可否认,过去我们实际上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给出清晰而有说服力的说法。因此,厘清“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自由”的关系,正确阐释我国宪法关于宗教问题的规定,不仅有助于解开一些西方人士的疑问,而且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正确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涉及宗教方面自由权利的相关概念 在世界各国宪法中,或者在国际人权文书中,涉及宗教方面自由权利的表述不尽相同,其中使用概率比较高的主要有思想自由、良心自由、信仰自由、宗教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等概念。 从渊源上讲,这些概念都是在西方历史上逐步形成的。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国家,历史上经历过黑暗的神权统治,所有被教会当局视作异端的思想和主张都被禁止,违者甚至可能会被处以酷刑。因此,这些国家出现思想自由、良心自由、信仰自由的诉求,不仅是必然的,而且首先表现为冲破宗教的禁锢,要求宗教的宽容和自由。这种传统甚至一直影响到现在,有的西方作者在使用以上几种表述时,有时并不加以区别,或者一古脑儿搬出来,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如果不了解西方思想史或者西方文化传统,很难洞悉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历史关联,出现理解上的困惑。 在西方国家,宗教宽容、宗教自由、信仰自由的提出,为思想自由、良心自由的实现打开了一个重要通道,而思想自由、良心自由的提出,又为宗教宽容、宗教自由、信仰自由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以上这些概念、理念或主张之间,有着内在的历史联系和逻辑演进。但从严格的学术规范上来讲,这些表述或者概念,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存在明显差异,在使用上不能混淆。思想自由包括信仰自由、意志自由等,信仰宗教的自由则属于信仰自由的范畴。但从本质上讲,思想自由不仅具有信仰宗教自由的一面,还具有不受宗教等既成观念的束缚、进行独立思考的品格。良心自由与宗教信仰自由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当人们依据个人的宗教信条作出判断、表达诉求甚至付诸行动时,良心自由才与宗教信仰自由发生紧密联系。这里要特别提一下信仰自由的概念,一般认为信仰自由主要包括宗教信仰的自由和政治信仰的自由两个方面,实际上信仰自由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还涉及意识形态、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等方面的信仰。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所信仰的“上帝”,并不是有人想当然的认为就是基督徒信仰的那位全能的上帝,而是浩瀚宇宙的秩序与和谐。显然,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但谁又能否认这不是一种信仰呢?显然,信仰自由所涵盖的内容要比宗教信仰自由宽泛得多,它包括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却不能仅仅归结为宗教信仰自由。 由此可见,上述所有表述中,只有宗教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两种表述,才是专门和直接表达宗教方面自由权利的。 宗教方面自由权利的法律保护界限 人们注意到,国际人权文书一般采用宗教自由的概念。《世界人权宣言》第十八条规定:“人人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改变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以及单独和集体、公开或秘密地以教义、实践、礼拜和戒律表示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八条、《消除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视宣言》第一条的规定,与《世界人权宣言》以上规定基本相同。由此可见,国际人权文书有关宗教方面自由权利的表述,包括“宗教自由”概念的使用,都是以《世界人权宣言》有关规定为基础或范本的。 与国际人权文书使用同一表述的情形不同,各国宪法有各种各样的表述。事实上,只有瑞典、立陶宛、塞浦路斯、马来西亚等少数国家,宪法中使用“宗教自由”的表述,如《瑞典王国宪法性文件》规定:“宗教自由,即与他人一起加入宗教团体、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其他国家主要使用信仰自由、信教自
如有类似需求,请找作者:网络整理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作分享学习展示,请勿做他用。
部分作品搜集于网络,无署名作品请点击作品认领进行认领和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