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应 勇今年是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中办发〔2015〕48号)实施的第三年。三年前,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确定在京津冀、上海、广东、安徽、四川、武汉、西安、沈阳等8个区域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要求紧扣创新驱动发展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先行先试。为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果和经验,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委托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对近三年来取得的重大成果进行系统宣传报道,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此,国家发改委机关刊《宏观经济管理》专门约请8个区域的省委书记、省长(市长)撰写署名文章,介绍好的经验和做法。从2018年第8期开始陆续刊发,并在今年下半年出版的《全面创新改革》专刊集中刊载,敬请关注。上海市市长应勇在国家发改委机关刊《宏观经济管理》2018年第八期,发表署名文章《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全文如下: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上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也是上海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两年多来,上海市委、市政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举全市之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已形成阶段性改革成效。201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GDP的比例达到3.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1.5件,是五年前的2.4倍;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88.2%;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17.340, 0.25, 1.46%)、高端医疗装备等新兴产业产值增速超过20%。一、着力优化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布局,进一步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科技支撑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前瞻引领和产业化方向,谋划布局了支撑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1、着力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打造具有蓬勃活力和强大吸引力的自主创新高地。注重夯实基础,大力推进大科学设施群建设,上海光源二期、软X射线、活细胞成像平台、超强超短激光、硬X射线等项目开工建设,在张江地区有望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科学中心。注重建强主体,加快集聚高水平研究机构,张江实验室、李政道研究所、脑与类脑研究中心等挂牌成立。注重优化载体,启动实施张江科学城规划,在94平方公里上建设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2、实施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服务国家在若干重大关键领域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强化国家战略导向,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环节加大攻关突破力度,为蛟龙、天宫、北斗、天眼、墨子和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成功研制作出积极贡献,取得了10 拍瓦激光放大输出、体细胞克隆猴等重大成果,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光刻机、刻蚀机等战略产品销往海外,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填补国内空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硅光子、国际人类表型组等领域,启动实施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在全基因组蛋白标签、灵长类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等本市基础较好的领域,探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为参与我国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开展前瞻性研究。3、搭建一批创新功能型平台和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着眼于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转化,首批规划了18个功能型平台,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创新创业服务5个领域。着眼于培育引领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建设一批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张江、临港、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松江G60科创走廊等地区已形成各自特色与优势。着眼于在全社会形成浓厚创新氛围,大力推
如有类似需求,请找作者:网络整理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作分享学习展示,请勿做他用。
部分作品搜集于网络,无署名作品请点击作品认领进行认领和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