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自然资源局2018年工作总结——开拓创新,锐意进取,2018年各项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过去的一年,全市系统紧紧围绕部、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力服务我市“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一)资源保护体系得到新完善。一是耕地资源保护打出了组合拳。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破解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难题。全年入库补充耕地项目213个,新增耕地3.10万亩,增减挂钩节余耕地指标0.52万亩;开展辖市、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首次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保护制度建设情况纳入考核,丰富了责任目标考核内涵;首次全面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涉及项目360个、面积3.11万亩。二是矿山资源保护结出了新硕果。强化了矿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增宕口扬尘防控设施投入近1700万元;金山、长山矿企创建省级绿色矿山试点通过省级审查;完成全市生态红线内矿业权清理核查,奠定了保护区内矿业权分类处置的工作基础;强化矿山资源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排查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73处,逐一制定了单点应急预案。三是林业资源保护交出了满意卷。全市完成成片造林1.3万亩,创成省级绿化示范村34个,林木覆盖率达26.41%;溧阳天目湖和金坛长荡湖湿地公园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2.7%,位居全省第四;武进水蜜桃全国首家通过森林认证,金坛茅东林场半边山下入选全省唯一一家国家森林小镇试点;在溧阳发现全省迄今为止单体最大的香果树。(二)城乡规划工作开创新局面。一是高质量推进总规编制,引领城市科学发展。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优化“三区三线”划定方案,完成“多规合一”数据库和空间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完成水资源论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研究;完成市区综合交通发展年度报告编制,开展城市综合交通、轨道交通线网、常州综合港务区、常泰过江通道交通用地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研究。二是优化区域业态布局规划,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编制完成2017年常州市区城乡发展报告,深化文化宫及周边地区综合提升规划、武进区全域旅游发展与布局规划、滨江产城融合组团用地规划研究;开展武进特色强镇规划研究和横山桥、横林、遥观核心区城市设计修编试点;牵头推进第一批美丽乡村“两区十点”示范项目落地,精心组织第二批“三区十点”示范项目申报实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的意见》《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导意见》。仙姑村成为全省唯一获得博鳌国际峰会“2018中国最美乡村”荣誉称号的乡村。三是聚力市区功能品质规划,彰显城市内涵特色。公布了全市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名录,完成市区范围有历史价值的优秀建筑普查,制定《常州市市区非国有历史建筑修缮补助管理办法》,完善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开展大运河沿线“城市双修”研究,编制了大运河文化带精品段规划;完成城市空间和地域建筑特色传承塑造研究,同步推进运河沿线、高架路沿线等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深化,全年荣获7项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四是增强规划服务水平,力促“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精心编制水韵绿城规划、武进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规划;推进全市停车建设等涉及民生事项的规划编制;高效保障北郊中学等重点学校、健身设施、社区体育公园、学校接送中心等项目落地,规划服务为民取得新业绩。(三)保障高质发展有了新作为。一是紧扣“重大项目增效年”,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创新重大项目“全程包办”、村镇园区项目“全程代办”、建设项目“容缺受理”工作机制;全年共修改重点项目规划清单61项,报批项目和批次130个、3.98万亩,供应各类建设项目用地835宗、4.9万亩,核发建设用地选址意见书144件、1.35万亩,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83件、1.93万亩,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60件;争取重大产业项目用地计划1724亩,联影医疗、上汽大通等一批项目实现了“应保尽保”。二是紧扣“增存挂钩”,全力推动存量土地内涵挖潜。全市通过闲置土地收回重供、提高容积率、增资技改、僵尸企业处置等措施盘活存量建设用
如有类似需求,请找作者:网络整理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作分享学习展示,请勿做他用。
部分作品搜集于网络,无署名作品请点击作品认领进行认领和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