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论述题(40分)
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
,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
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
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
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问题:请结合的讲话谈谈你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看法。不少于80
0 字,40 分。
解析: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是实现社会善治的过程,政府和社会要各归其位
、各担其责。
一是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只有政府和社会携起手来
,才能建设好安全家园。要在发挥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社会成员增
强主人翁精神,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让大众的问题由大众来解决。
二是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法治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最优模式,应该回应社会发展
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构建社会行为有预期、管理过程公开、责
任界定明晰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把社会治理难题转化为执法司法问
题加以解决。
三是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我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直觉、感性思维,习惯于对事物进
行模糊的归纳,严谨、理性体系化的实证研究不够。这种思维方式容易导致粗枝大叶、
大而化之。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就要培育以尊重事实、推崇理性、强调精确、注
重细节为主要特征的“数据文化”,把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理念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
程。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日前,就
此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
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这一指示将推动社会治安综治领域从“后置”变为“前置”,从“被
动”转为“主动”,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针对社会治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了
全面部署,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 要 意 义。
第二题:综合写作题(60 分)
材料
1:2010年5月9日,“杀害”同村人在监狱已服刑多年的河南商丘村民赵作海,因“被害人
”赵振晌的突然回家,被宣告无罪释放,河南省有关方面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2010
年 5 月 9
日上午,河南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赵作海案件的再审情况,认定
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系一起错案。河南省高院于 2010 年 5 月 8
日作出再审判决:撤销省法院复核裁定和商丘中院判决宣告赵作海无罪。立即派人赶赴
监狱,释放赵作海,并安排好其出狱后的生活。
2010 年 5 月 17 日上午,赵作海领到国家赔偿金和困难补助费 65
万元,并表示对赔偿满意,要开始新生活。
材料 2: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7
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材料
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
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为了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的相关部署,中央
深改组第二十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
强调,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司法实际,发挥好审判特
别是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办案人员树
立办案必须经得起法律检验的理念 通过法庭审判的程序公正
如有类似需求,请找作者:网络整理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作分享学习展示,请勿做他用。
部分作品搜集于网络,无署名作品请点击作品认领进行认领和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