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穹顶之下》背后的力量编辑新媒体传媒
心斋
昨天晚上太太边看手机边向我念叨,柴静好像要火的样子。我没怎么在意,早就知道她在拍雾霾,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的话题,能有什么新鲜感。
睡一觉起来打开手机微信朋友圈,满屏都是柴静的《穹顶之下》。打开电脑,几乎各大论坛都在热议柴静,这才意识到太太说对了,柴静火了。
现象级传媒事件很久没出现了,尤其是这种亿级事件。非纪录片,非节目,它究竟是什么?是否预示着自媒体时代某种传播形态的开始?亦或是某种革命的滥觞?我强烈感受到的是她单薄身影后面的力量。制造这一现象级传媒事件的背后都是一些什么力量?
一口气看完。从一个媒体人的角度看,对内容其实没有太多的感觉,唯一震撼我的是它瞬间席卷中华大地的传播速度。这样的速度除了当年的央视,好像还没有哪个媒体做到过。但这次传播却和以央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传播有着本质的不同,无论是从内容、样式还是传播模式、途径,都有着鲜明的新媒体时代特征。这个特征用一个互联网词汇来概括就是:疯传。很多朋友说,感到震撼,很感动,很佩服。我强烈感受到的却是它背后的力量。
先来看看《穹顶之下》的内容。雾霾的问题其实确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熟视无睹的话题,内容上没什么特别的。柴静用一个大众熟知的话题开始了自己的演讲,起因是因为“个人恩怨”。此时的柴静,已不再是我们熟悉的央视记者,所有的采访都是私人身份,个人视角——她试图把自己和观众融为一体。
再来看样式。正如百度百家魏武挥在《穹顶之下的传播》所表达的困惑,纪录片?个人演讲?深度调查?好像都是,又都不是。那么这个103分钟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从传统媒体的角度你几乎无法将它归类。
一个老生常谈、熟视无睹的话题,套上了一个你完全无法归类的新样式,主角是大众熟悉的刚刚离开央视的有些悲情的柴静,所有的元素都叠加指向一个无可厚非甚至是无可辩驳的目标——公益。真的如此吗?我们来做一件马克思爷爷从小教我们做的事: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声明的是,我对柴静很敬重,无论是作为记者还是作为母亲,她都非常出色。我所做的仅仅是从传播的角度进行一些推测,提出一些问题,别无他意。
【问题一】一百万?
在《穹顶之下》出台之前,很是进行了一番造势的。在造势的故事中有这样的描述:“一年中,她现场调研,查阅文献、拜访专家,拍摄而成纪录片《穹顶之下》,前后花费一百万人民币,钱全部来自两年前《看见》的版税。”这里面有破绽。制作过纪录片的人都知道一百万能做什么。前媒体人现在在创业的风端(吴蔚)这样说: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体呈现手段,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再加上拍摄和采访遍及国内外,一百万是决不可能做到的。
【问题二】纯公益事业?
没错,内容上看是这样的。但在腾讯、优酷、爱奇艺推出瞬间创造亿级点击传播的背后有多少商业价值?稍有互联网常识的人都不用我多说了。就在我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数字还在爆炸式增长,那么由此上溯到这个现象的出发点(我不是在质疑柴静的出发点)就不得而知了。
【问题三】个人恩怨?
这是柴静讲的故事的开头,也是整个故事或者说事件的支撑点。开头就说她的女儿是雾霾的受害者(尽管医学界到现在也没有完成对这一结论的研究和论证,只是说可能有关联),我们会发现,柴静在不知不觉间很简单地就把她自己的故事变成了你的故事,厉害。于是我们似乎得到了一个印象:柴静做这件事是私事,和大家无关,和政府无关。而这就是的对象恰恰又和大家这么紧密相联,和政府也紧密相联。如果说这是柴静的一种创作构思,我宁愿相信它更是某个超级团队的精心策划,它看上去怎么也不像是一个单薄女子、全职妈妈在家里憋出来的。没错,柴静很出色。我相信她可能有深度,但似乎不可能有这么周全的缜密和这么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厚度。
屏幕时代,一个当过记者的“全职妈妈”的作品在瞬间席卷所有的屏幕,真正厉害的是柴静吗?一个全新的“神”的诞生,这背后决不那么简单。问题还有很多,留着给其他人慢慢刨吧。“现象”和“神”都刚刚造出来,大幕才拉开,好戏一定在后头。
柴静是个好记者,也是一个好妈妈,但不一定是个好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