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个重症广告人的深夜吐槽…….

所有从事广告行业的人,

几乎都遇上过几个改稿改到12点的对接人!

在面对一篇普通的平面或文案(特别是平面稿件),

她(多数是她,不知道为何?),

能够改过来,改过去,再改过来,再改过去,

拿着各种领导的意见做挡箭牌,谁谁谁说……

号称自己在苦逼的加班,老娘在陪着你们……

如怨妇般把不幸都发泄到身边比她弱势的群体身上,

不断的念叨“改好了吗?改好了吗?改好了吗?……”!

还把责任和怨气转移到直属领导身上。

这样的员工,留在项目上是祸害,留在下面是灾难。

留在公司就是整个公司的不幸,

留在行业就是整个行业的毒瘤;

只有一个建议:集全行业之力,让其滚粗!

首先来说说员工特征(容易中枪的范围):

一般该员工的年龄在25-30岁,

多数为相貌平平,或许这是其滞留在公司的原因,

有2-5年左右的工作经验,

在代理公司或企划公司被虐了几年,

但自我包装很强:精致的妆容,装逼的头像,

但丧失了女性拥有的一切美好特征,比如善良,包容,

有自虐倾向,但又不舍得自虐,

就把虐自己的方式虐别人,

再幻想自己也是在被虐,

从而换取性快感。

这也是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下的一种合理心态解释,

(此类员工性对象一般是公司内部人士或外部神秘人士)

在对接工作时,往往采用身份压迫,电话微信告状,

扬言扣款,紧急号召开会,

(就是不见其按流程写个工作单,修改细节啥的),

最后把一个很简单的工作硬生生的做成了项目上的毒瘤。

然后将责任全部推开,

一部分推给执行公司,说执行不到位。

(其实所有人都在被她搞来搞去),

一部分推给领导,说领导要的东西就是这样

(这样领导就成了躺枪的怨恨对象。)

自己则继续像个烂皮球一般滚动于公司各项目,

伺机有一天领导走了,就争取上位,

而那些人往往又上不了位,

因为平行调动和长期的把心思放在对接上,

使得这批人不具备做上端岗位的能力。

最后成为这些公司的排泄器,长期腐烂整个行业体制。

下面来说说这类人的四大害:

第一大害:留在项目上是祸害!

带着自己岗位对项目的理解和对领导想法的曲解。

去搞乱而不是去引导一批外包服务者,

混乱节点和工作重心,

把外包团队应该发挥的价值用于服务个人工作业绩上。

等于公司花了大几万月费,

请了一批人过来为她每天发微信炫自己累,

伺机黑领导,说都是领导的问题,嘴巴里一堆工作,

就是没有工作日志和正规的对接流程。

最后项目好不好真的跟她做的事情没关系。

但营销成本和创意成本一年近百来万的费用,

就被她一个人给废了,

这就是为什么换了一批又一批,

很多广告公司飞机稿比后期稿强太多的原因,

一个过滤器后全一样,下面有小妖,项目好不了!

第二大害:留在下面是灾难!

如果你是甲方总监级的,你下面一定会有这样的人,

她跟你交心交肺,每天给你点赞加油,

用精致的妆容承托你的品味与魅力。

梨花带雨地向你抱怨各方面的不给力,

那你就要小心了,

她一定在工作的时候把所有的私人恩怨都说是你的问题,

她一定在同事和平行项目的互黑中都说是你的问题,

她一定在岗位竞争和领导了解情况的时候说是你的问题,

甚至在别人发现她开房或奇妙怀孕的的时候,

也会有你的问题,

最后,在你被干掉,调走,

新一任领导上位调研之前不良情况的时候,

她还是会说都是你的问题。

可能有天审计查到你头上的时候,

她还是会说是你的问题,

越会点赞的女人越毒,下面有小妖,领导好不了。

第三大害:留在公司,是整个公司的不幸!

任何一家公司在成长阶段都会有这样一批人存在,

这是客观存在的结果,就像吃多了必然会长脂肪一样。

这些人就是公司的脂肪,对健康无益,

却堆积在公司最美的地方,

浮夸整个体制,消耗最多能量,却是最丑陋的表象。

很多公司被列入外界黑名单,就是因为这批人的存在。

一个要创造品牌的公司,请了很多人和公司,

却得出千篇一律的结果,公司花了钱,欠了钱,

她们一方面在为公司叫委屈,厚颜无耻地说钱给多了,

一方面在公司面前邀功,说自己如何帮公司着想,

其实公司的品牌高度就是被这些人给整体拉低的。

她们在企业里有个代名词——小人脂肪,

劝劝各位高管,莫让企业的脂肪影响企业的美感,

莫让企业的小人,影响正能量的增长,

最后偌大个企业,成了一个大黑屋,龌龊不堪,

却自觉光鲜亮丽,唯一拥有的技能,就是骗和赖;

下面有小妖,企业好不了。

第四大害:她们在行业内就是整个行业的毒瘤。

广告行业是属于创意产业,本身是给人服务的,

中国人多,所以市场就大,

本来是个可以百花齐放的行业。

但是对接人的出现,

使得广告行业成了人才短缺,创意流失,

被新人一眼望穿,失望透顶,

老人无力自拔,且过且失的行业。

现在很多业内人士,要么离开,去玩互联网+,

要么彻底成魔,在被人虐后疯狂虐人。

摧毁行业所有新生力量,

现在的90后新人面对的改稿压力

要比很多行业前辈强的多,

小孩子们不行,是现在的阿姨太变态!!!

我们在安抚他们的同时,

有没有考虑过要对阿姨做点什么?

长此以往,阿姨们毁了你的公司,断了你的团队,

减了你的佣金,卡了你的时间,还拿走了你的创意尊严。

你还要为了阿姨去制定合同。

忍让就是慢性自杀!

很多人以熬过去了,就上岸了来宽慰自己。

对不起,阿姨连这样的机会都是不会给你的。

她们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在她们喝咖啡,吃西餐,做美甲的任何时刻,

都会想着如何来虐虐你的财富——你养着的小团队,

中国创意产业的毒瘤,就是这批扼杀幼苗的变态阿姨,

你们为了上岸的容忍,就是对自己和整个行业的放弃,

所以,你们会被自己的团队放弃,因为你们不值得跟随;

苦衷谁都有的时代,需要的不是杜冷丁

而是真正改变劳动关系的心态。

既然你们的阿姨能随便就说:“两稿不过换执行”

那你有没有魄力写进合同:“两次通宵,换对接!!”

上面有小妖,广告行业好不了!

喷了那么多,大家会觉得我是刚被虐过,错!!

我恰恰混的很好,游走于行业之间,

从没感觉到真正意义上的苦逼。

只是针对身边的人情世故做出客观感性的分析罢了,

改稿到12点的对接人,

有社会的原因,有公司的原因,有行业的原因,

也有执行方自己的原因,

沟通好,想清楚,谁都不是。

想不通,说不通,谁都有可能变成那样的人;

让这些人滚粗行业,不能针对某些人,

而是一个行业思考的问题。

如果你也在这个行业,感受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请你转一下这篇文章,让更多的同行能够想到,想做到。

只有这个行业面对这个问题,重视这个问题,

行业的成长才能更健康,真正滚粗这个行业的,

是限制这个行业发展的劳动关系,大家多转转,

看看是不是真的要把“改稿两次通宵,换对接人”这些话,

写进甲乙双方的合同里吧!

设计头条

为什么好产品推不出去:唤醒初级大脑

2015-7-2 12:49:45

设计头条

三大速食品牌DIY战役大PK,是噱头还是产品创新?

2015-7-5 17:17:4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