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都要反复修改,第一次提案就给一稿,还就不给最优秀的!”世界上最难的事之一,就是把别人口袋的钱放进自己口袋,费尽心思步步为营到最后也不敢打包票说亲测有效,这可不是“一句话”就能轻松解决。
对于一个外行可愿意花钱的甲方,定稿依旧取决于决策者的审美。但面对压根无法接触到决策者的大企业,二三四把手的间歇性健忘型狂躁式的反复参与,就足以让设计师疲乏,不管提案几次几稿都不够折腾内耗。此次,9号君将情况先限定在能够跟决策者直接沟通的情况下,如何“稿”定甲方呢?
Q1:在第一次提案的时候只提一稿?
有人同意>>
为了视力健康,不要给太多啦~
甲方在销售上有独到心得与雷霆手段,但也许上帝把他审美的门窗都锁上了,你给他越多,反倒会让他挑花眼。尽管前期已经做了大量沟通,可第一次提案才是真正试水的时候,先提一稿,抽丝剥茧般地摸索出甲方的真实意图,而且公司内部大比稿才是惯坏客户,浪费自己。
有人不同意>>
多提几稿,用数字量化服务品质!
对的,设计就是属于服务型行业。从心理学层面上而言,很难做到一稿过,多提几稿,从数量上压倒甲方气势,用稿件量化我们的重视程度。其次,甲方也在追求“参与”的具体感觉,总认为既然花了钱,多做几稿才有服务的架势,多做几稿才能东挑西拣,才显得钱花得更值得,就是要开心嘛~
Q2:第一次提案的唯一一稿,不提供最优秀的?
有人同意>>
不提最优秀的稿,并不代表是滥竽充数。
好东西都是磨出来的。其实提案就是不断培养甲方对设计师概念的方式,第一稿不可能做到最好,第一稿就是试探方向。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让甲方开口说话,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更何况一步到位的设计,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配合,先退一步而后争取主动,反守为攻。
有人不同意>>
拿钱做事,做到最好就是职责所在。
首先,“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无需玩战略,收了钱办好事,本就理所应当。所以啊拼劲全力就只做一稿,一稿才是自己所有想法的精华所在!据有90%一稿过的设计公司的经验分享,除了幸运得到稀缺型甲方外,做稿时就必须考虑到甲方有可能反驳的方方面面,尽管对创意造成灾难般的局限性,但设计本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得先做好自己的本分职责。
第一次都“稿”不定,那客户就会来搞你了。
但必须坚决取缔半桶水还晃荡的做法!第一次提案,不仅是设计师对甲方意图的验证,也是甲方对设计师的考验。如果没有一炮打响,对甲方对设计师的信心都会有所影响。后期更有可能出现反复的提案改稿,一旦疲乏就很难保证优质结果。而且先提最优秀的作品,也未必没有优化的可能。
Q3:那第一次提案,提几稿比较合适呢?
提两稿吧。
其实吧,没有最准确的,只有最适合的。毕竟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所有设计师都能精准地捕捉市场动态。提供几稿也没有最定式的答案,关键在于能否透过提案,引导甲方选择最适合的设计。第一次提案,建议提供两稿,既不太多,也不太少,就这么贴心又俏皮。
不过两稿也有不同的方案哦~
方案一:一个是主推,一个是炮灰。
顾名思义,让客户直观地明白哪一稿是好的,比起更多的解释来得更有效率;
方案二:两个不同表现形式。
时常做完一种方向的设计,甲方总是要眼见为实,撞了南墙才肯善罢甘休,脑洞大开地在思考如果是另一种表现会不会更适合?于是干脆就做两种表现,任他在其中摇摆。
方案三:1+2。
什么意思呢?没有花样甲方也会玩出花样来,总喜欢两边各取一些。譬如一个Logo亮眼,一个延展完善,他们就会说要这第一稿和第二稿结合设计第三稿。而这第三稿就是第一次提案试水的重大成果了。
其实吧,就是想方设法地卖稿,但往往卖稿的不是设计师本人。所以啊,不管是对甲方,或是自己人,设计师一定要将自己的意图传达出去。最后,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路子,请根据不同甲方不断调整自己的提案方针。顺祝,财源滚滚来~
这是唾沫横飞的战场,但这是一场有关生存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