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文化类建筑已是蔓延至中国各城市的风潮。至于馆藏的珍品、文物、画作或是装置之类的东西究竟质量如何,人们的热情与兴趣怎样还有待考证,各种类型的美术馆、当代艺术馆、博物馆已经拔地而起。不过人流或许不用担心,类似的例子证明,如果不是需要跋涉抵达,大部分这类场所都会成为合影和自拍的不二之选。
今年,来自北京的建筑营设计团队完成了淄博齐长城美术馆的改造工程。这里距离淄博火车站不远,原是一片破旧的工业厂房,始建于 1943 年,是山东新华制药厂的机械车间。当机械设备被尽数拆走,大跨度的空间结构以及朴拙原始的材料质感成为改造艺术馆的绝佳之地。
整个改造工程是一个占地约 3800 平方米的规整矩形,包括三个厂房和大小不等的多处仓库,室内外地面均为混凝土。
为了使旧厂房重振活力,设计团队用一条透明的游廊重新整合了原有场地的空间秩序,使其穿梭于分散、封闭的厂房内外,让新游廊与旧厂房融为一体又对比强烈。这一手法与他们此前曾做过的胡同茶舍颇为相似,后者也是在原有房屋的屋檐下加入了一个扁平形状的曲廊,将一个个独立的屋子连在了一起,给人一种从内而外穿越连结的感觉。
这条由镀膜玻璃和灰色花纹钢板构成的透明玻璃游廊,也承担了多功能公共空间的作用,包括书店、茶室、艺术家工作室和研讨室等,使得一系列美术馆的日常活动成为艺术展示的一部分。
而在厂房内部,设计团队尽可能保留了工业遗迹的特征,只是适当添加了人工照明系统和活动展墙。而在室外部分,则用干铺和浆砌鹅卵石板来塑造成一个完整的环境背景,局部种植以竹林,又增添了几抹自然灵动的气息。
厂房内部
外部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