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长宁区2021年度“初心讲堂”第十九讲“为群众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凝聚的故事》交流展示”活动在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举行。

今年,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被市委组织部命名为新时代上海党的群众工作创新实践基地。为讲好新时代上海党的群众工作的感人故事、创新故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创作了一堂行走式党课《凝聚的故事》,从民生工程、为老服务、“两新”组织党建、人民城市建设四个方面展示了长宁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案例。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跟随外景主持人的镜头,通过实地采访小区居民的真实感受,探索非成套房屋综合改造和加装电梯实事项目给百姓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最美的城市表情,是百姓笑逐颜开的表情,最暖的城市记忆,是市井寻常生活的记忆。从华阳路街道的“万碗寿面庆重阳”,到进入新时代,长宁在为老服务上的科技赋能,反映的是“凝聚力工程”生动践行“人民至上”的积极探索。


通过主持人和嘉宾的对话,展现如何服务“两新”组织中的流动党员、给他们“温馨家园”;对“两新”组织“党建引领+服务凝聚”,激发企业社会责任感、发挥所长回馈社会,处处都显示出“两新”党建始终与人民的向往、需求同频共振,是“凝聚力工程”的重要实践地。



以人民意志为目的,满足群众需求为根本,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下,新华路、愚园路、武夷路这三条马路的风貌景象跃入眼帘,通过长宁区3个弄堂变迁的故事,展现了城市微更新如何让人民“诗意地栖息”。


这堂行走式党课同时也是深化博物馆实践实训功能一次探索尝试,力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具有规律性、代表性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构建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新路径,不断让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可学习更可复制,能推开更能推广。
更多党建品牌案例请加微信交流
作品来源:网络收集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作分享学习展示,请勿做他用。
部分作品搜集于网络,无署名作品请点击作品认领进行认领和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