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闹市区的“初心广场”欢声笑语,建筑工地上“虹筑之家”温馨闲适……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将加强阵地建设作为基层党建的基础工程,通过建强“海棠花红”先锋阵地,织密服务网络,将党群服务做进群众心里。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张家港市着力织密市—镇—区域—村(社区)—网格五级阵地体系,用党建阵地统筹整合各条线资源,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家园、温馨港湾、服务超市。在锦丰镇,光明村的老党员聂永才主动把自家农机仓库改造成“党群睦邻坊”,常态化开设的“巧手女工”“戏曲天地”等活动,让这里成了村民其乐融融的“睦邻家园”。灵活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将先锋阵地建到村民房前屋后,目前锦丰镇已建成投用31个“睦邻家园”,实现了村村有。在此基础上,锦丰镇又统筹整合民政、教育、医疗、综治等条线资源,链接专业社会组织,先后孵化推出节日欢聚、开心烘焙、健康义诊、爱心理发、暖心伴读等系列党群服务项目30多个,把多元化、精准化的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2020年以来,张家港市又成立物业服务行业党委,在21个动迁安置小区试点推广“海棠管家”物业党建模式,全面链接物业管理服务各方资源,推动形成“组织共建、问题共商、资源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身兼多职的“海棠管家”担负起了社区管理重任:爱心义诊日,他们要负责维护现场秩序;文化活动日,他们提前筹备组织;“香邻面对面日”,他们做好下情上达……活跃的“海棠管家”打造了群众可感知、可触碰的基层党建,也进一步织牢织密了基层“民情网”。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如今在张家港,大大小小、形式各样的先锋阵地已建有500多个,编织成一张覆盖面广、服务力强的网络,形成了10分钟党建服务圈。“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党建阵地看得见、走得进,党建成果摸得到、带得走。”张家港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文字来源: 孟祥夫《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04日   第 18 版)

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阅读:

张家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迈向纵深

在张家港德积街道德丰社区,外表呆萌可爱的“网格红巴士”深受居民喜爱。作为流动的党群服务驿站,红巴士有固定的服务日,也有行驶的路线图、停靠站,还有一批有专长、热心公益的先锋乘务员。每到一站,巴士乘务员们便走进党群服务点,根据事先收集的居民需求清单,将“备好的”服务送到百姓面前。网格红巴士营运以来,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应聘乘务员,目前乘务员队伍已有58人。

“网格红巴士”为群众送去便利的同时,也成为张家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道“流动风景线”。面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崭新时代命题,张家港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方面和全过程,充分释放基层党组织的黏合力、撬动力、影响力,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激活了治理创新的一池春水。

把脉会诊   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

3月20日,张家港264个村(社区)完成换届选举,2084名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村(社区)“两委”成员走上乡村振兴的舞台,成为基层百姓的“当家人”。

实现基层善治,除了要有“头雁”领治,还要壮大干部队伍。张家港出台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1+3”系列文件,打出“选、育、管、励”组合拳,结合换届契机,由市委书记领衔包挂,大力实施“美美乡村·扎根计划”党建项目,建立20名乡村标杆书记“典型库”,设立40名兴村特岗村书记“后备库”,搭建“书记讲给书记听”教育培训平台,创设基层党务、村级经济、依法履职“三项认证”机制,聚力打造符合现代化基层治理需求的“头雁梯队”。

带头人和干部队伍有了,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衡量党组织有无战斗力?班子成员干得怎么样?张家港推出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管理机制,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要求量化成具体的“积分”项目,通过实时更新、公开晾晒、动态排名,推动党支部在规范化建设上“得高分”。在此基础上,张家港还建立“七问党建”组织力体检制度,采取“谈、看、问、测、评”五步工作法,对党支部定期“把脉会诊”,督促整改提升,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

日前,一场“体检”活动在杨舍镇开展,镇党委“组织力体检会诊团”从党组织设置是否合理、组织生活开展是否规范、党建为民服务项目开展是否高效等7个方面,对23个村、51个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问诊”,并分别出具了一份问题清楚、整改有方的“体检报告”。“只有一线战斗堡垒足够坚强,基层治理才能事半功倍。”张家港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定期开展“把脉会诊”,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的创新之举,找准了党组织存在的短板,也倒逼班子成员提高担当履职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

数字赋能  让党建资源“融”起来

打开手机,划一划“红堡云先锋”微信小程序,机关党员“高级先锋”虞光尧便能看到自己参加的志愿活动记录,加起来已经不下数十次。“各社区党组织发布在‘红堡云先锋’的‘民生需求清单’,都会同步在小程序上,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所长,线上接单、线下服务,把‘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落到实处。”今年上半年,张家港已有1185名机关党员在线报到,累计开展服务3000余人次,完成需求1600余条,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下的基层治理注入了先锋力量。

“红堡云先锋”在职党员进社区智慧模块正是张家港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集成指挥平台若干模块中的一个。抓住数字化发展机遇,张家港整合了市镇村三级以及各职能部门治理资源,打造了集成指挥大数据平台,构建了横向联动职能部门、纵向贯通全市8个镇区的“1+8+N”集成指挥体系,实现了“一线通接、一网统管、一屏全览、一体指挥”,推动了基层治理力量的整合统筹和集聚下沉,让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变得更加高效。张家港还实施“网格聚力 数字赋能 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张家港样本”党建项目,依靠庞大的网格员力量,深入大街小巷收集社情民意。

最近,网格巡查员余惠彬在巡查辖区时,发现一起商家涉嫌虚假宣传事件,他立即打开“联动张家港”APP,把情况上报至集成指挥平台,通过研判、立案,平台第一时间将工单派发至当地执法部门。随即,执法人员会同当地公安、综合执法、网格化联动分中心等多部门,联合查处了这家涉嫌虚假宣传的商家,整个案件的处置十分高效。

根据统计,张家港集成指挥平台自运行以来,每天汇聚大量网格员上报或市民通过热线反映的问题,俨然成为排查风险隐患、汇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困难的“最强大脑”。

建好阵地   让党组织服务“实”起来

自打锦丰镇光明村老党员聂永才把自家农机仓库改造成“党群睦邻坊”后,这里就成了附近村民最常来、最爱来的地方,常态化开展的红色电影、巧手女工、戏曲天地等系列活动,让这里成了其乐融融的“睦邻家园”。以光明村为起点,锦丰镇灵活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将党建阵地建到村埭庭院、小区楼栋、田间地头,让周围百姓遛弯间就能到达,目前已建成投用31个,实现了村村有。

党建阵地只有建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党组织服务才能发挥得更加充分。张家港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了“市-镇-区域-村(社区)-网格”五级阵地体系,500多个形态各异的先锋阵地,编织成一张覆盖面极广的“红色网络”。“我们把阵地打造成服务资源的汇聚地、服务队伍的集散地、服务项目的孵化地,就是让老百姓足不出村埭、小区,就能办好日常事务,享受优质服务。”张家港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张家港在先锋阵地常态化开展为民服务项目,目前已举办各类服务600余场次。

党建阵地“建得好”,更要“用得好”。随着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基层治理的任务日益艰巨。除了发挥党组织带头作用,张家港还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创造性,探索党建引领村(居)民自治工作,选举产生党员比例超过50%的党群议事会,以民主协商形式参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聚焦如何解决汽车开过窨井盖“哐当”响的问题,金港街道金香社区在“香邻客厅”召开党群议事会,与物业公司党员一起集思广益。经过讨论,大家决定采用橡胶垫卡住缝隙的办法。回到公司后,物业公司党员当天就拿出实施方案,3天内便解决了上述问题。今年以来,金香社区党群议事会链接物业公司等治理资源,构建“海棠管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定期开展民主协商,形成了问题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共治格局,快速解决了一批群众烦心事、操心事。

(来源:徐瑞雅   新华日报)

——— / END / ————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更多品牌案例请加微信交流

江苏苏州丨《人民日报》关注这个市先锋阵地建设

作品来源:网络收集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作分享学习展示,请勿做他用。
部分作品搜集于网络,无署名作品请点击作品认领进行认领和申诉。

文化知库设计动态

江苏苏州 | “湖畔书房”红堡阵地

2023-3-6 11:21:44

文化知库设计动态

重庆丨某公司党委22个党建品牌

2023-3-6 11:21:4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