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很多国企出差,大家咨询的问题总是离不开党业融合,集中反应融合的动作有,融合的机制有,但是融合的成效不是很明显,而且深入探讨会发现,大家对党业融合缺乏系统性、原理性认知,喜欢从融合的表象找问题。
比如说,有的企业说我们发现销售部门人员分散,党建工作不扎实,那就设立党支部,创建学习、考评机制,让大家完成党建动作,就算是融合;
再比如党业融合不知道怎么融,但先把管理部门融合了,领导“一肩挑”,制定责任、联系点制度,看看能不能推动业务工作。
其实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党业融合也都是在探索阶段,但对于探索过程,我们党建部门或领导需要有一定的判别眼光,什么样的探索是合适的,什么样的探索可能白费功夫。如果一直从表象找问题,用机制补问题,容易形成无效死循环,既事做了不少,成效没有。
我这里有党业融合几点探索思路,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我认为,现阶段党业融合主要做好以下四个工作,是融合的必要探索方向:
融合目标:我们说国企党建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转化成为企业发展优势,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所以从战略高度往下推,我们的融合目标应该围绕——从党的建设的做法中提炼能够为我企解决问题的优秀做法。
比如说最近很多企业在提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等等,转化成企业发展的力量。这里建议因问题来找优势,对症下药,不建议大而全,什么都做。
融合机制:一般常用的机制有“四同步 四结合”,“一岗双责 交叉任职”,落地机制和考核机制等,目的是把党建和业务通过机制能够长效结合运作。
融合载体:根据融合职责不同,各部门可以创新不同的载体,常见的有党委:党委会(审议“三重一大”事项)、党委中心组(业务学习)等;党支部: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承诺践诺活动等;工会:班组建设,劳动竞赛,创新工作室,合理化建议等;共青团:青年创新大赛、青年文明号等。
融合桥梁:我们说党建工作说到底就是人的工作,党建需要人做,业务需要人推进,党业融合的关键因素更是人。所以队伍建设是融合的桥梁,党建机制要激励人、培养人,融合机制要用好人、好用人。人的问题是基础问题,但也是必须问题,解决了人的问题,才可以探讨融合的目标、机制和载体。
所以我们说,战略是自上而下定的,工作是自下而上做的。党业融合不是一套班子做做研究就能走好的,需要培养年轻人党建思维和业务能力,需要用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活力,发现和探索党业融合新路径,然后把结果放到10年以后看,这才是党业融合需要有的认知。
党业融合是个厚积薄发的慢功夫,但需要开始入场了。